- 何一民;张欣;何永之;任亚婧;徐晓辉;
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召开,会议系统阐释了中国现代化城市体系建设的战略方向与实践路径。本文基于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,深入剖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。会议将“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”列为七大任务之首,首次提出“组团式、网络化”发展新模式,标志着我国城镇化战略进入高质量提升新阶段。文章指出,“组团式”发展强调以功能互补的城市群引领区域协同,“网络化”布局则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激活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发展潜力,形成梯度有序的城镇格局。县城作为城乡融合的关键节点,被赋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阵地、县城与城市群发展形成“抓两头带中间”的战略呼应。在发展动力方面,本文强调要突出创新驱动的核心作用,提出构建现代化城市体系需用好三把“钥匙”:一是培育鼓励试错、包容多元的创新生态系统;二是依托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升级;三是以高质量城市更新盘活存量空间,实现功能迭代与文化传承的统一。本文认为要将人本导向理念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,要以“15分钟生活圈”规划为抓手,通过产城融合、职住平衡等举措,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。在完善教育、医疗等物质保障基础上,更注重营造文化认同与情感归属,推动城市功能从“住有所居”向“诗意栖居”跨越。这种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的转变,本质上是“人民城市人民建”治理理念的深化,为全球城镇化贡献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中国智慧。
2025年04期 v.34;No.172 1-10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977K] - 包涵川;姚雨辰;罗仁馨;
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入解读,能够诠释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。通过梳理1949年以来历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内容,可以发现各次会议都紧扣国家战略需求、坚守人民为本理念、突出问题导向治理、推动发展理念跃升。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工作指出根本遵循,提出“城市有机生命体”理念、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建设目标以及关于“五个转变”“五个更加注重”的论述和“七个重点任务”的实践部署。从城市治理学说出发,上述内容揭示了城市工作的系统逻辑、目标转变、趋向演进和任务方略。未来应结合各地实践不断加强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解读,将理论探讨和实践关怀有机结合。
2025年04期 v.34;No.172 11-1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049K] - 董波;覃世艳;
中国的城市发展是一条全新的道路和格局,将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对城市本质认识的发展与超越,蕴含着一场深刻的价值重构与文明转向。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涵盖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刻的价值逻辑,历久而弥新、资源宝贵而丰富。中国古代生态哲学融入公园城市建设有理念、制度、系统、融合等四个方面的现代价值。
2025年04期 v.34;No.172 19-26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283K]